冯庆华专著《刘震云小说思想论稿》出版

         2019-04-18        392

《刘震云小说思想论稿》没有序言的后记


作者访谈刘震云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我的博士论文原题为《存在的焦虑与解脱——刘震云小说论》,结构上并无大的改动。

这个题目的选定是在我的导师沈卫威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写作则是在沈老师和吴俊老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在选题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正如有了解沈老师学术方向的朋友问我,怎么没有像沈老师一样做史料?这也是我开始读博时的心愿,在选题的准备后沈老师也给我分派过史料类选题进行尝试,大概后来因为本人兴趣点关系,抑或对于史料收集的硬功夫不够,抑或当时所尝试的项目研究空间不足,或者三种可能性都有,在两次汇报交流后,当我向沈卫威老师提出我想做作家作品研究时也获得了沈老师的支持。

当时因为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空间优势,我选择对河南作家进行研究。于是我开始大面积的作品阅读,读到了大部分河南知名作家的作品,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家有阎连科、刘震云、刘庆邦、李佩甫等。我就这几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阅读,对他们作品都有很强烈的共鸣,但我希望对某一个作家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尽管这种对于当下作家的个体研究对我来说很难获得科研立项支持,我仍然试图通过这条路径来训练一下自己全面把握一个作家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补充自己原本不太系统的门类知识。开始我倾向于刘庆邦作品中对于人性尤其是女性形象的细腻描绘,让我感到温馨;还有阎连科笔下对于现实世界的狂欢式、寓言式地揭露和批判,让我感到悲慨。

刘震云在电影《一九四二》发布会

但后来感觉这两种情感或许都不太能引起我进一步挖掘的兴趣,我倾向的是一种寻根究底式的理性思考,后来的焦点便落在刘震云的小说上,选题的价值也获得了沈老师的认可。

应该说,写作的过程也是艰辛的,这毕竟是第一次全面、大型、系统的学术训练。从搜集整理刘震云的所有小说,到阅读这些小说,到形成自己零碎的观点,最后再把这些零碎的内容梳理成篇,形成其内在逻辑,耗费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对于平时懒散的我当然是一个挑战。当然能够最终完成,除了学业的压力之外,便是我自身内在的原因。

我比较懒散,平时不是一个多么励志、积极进取的人,能让我坚持做完肯定与这些因素无关,而与我另一个习惯有关。“习惯”是一个中性词,我直到现在也搞不清这种习惯是好还是坏。就是我比较认死理,希望对无论什么现象都要弄清楚其发生的前因后果。或者说我试图弄清楚我看到的所有日常现象的背后原因,弄清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希望活得明白、死得明白。糊里糊涂让我异常惶恐。这种源动力在我阅读刘震云的作品中得到激发,让我想起我30多年的人生阅历中一桩桩往事,一次次经验,一次次困惑,似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伴随着刘震云成长和认知,让自己对这些年的困惑进行了梳理、联系、发现逻辑、寻找答案,最后进入一种澄明之境。

鉴于我学术功力有限,有些细节大概并未介绍得很详尽很明白,甚至并不完全符合学术语言规范,这在答辩时有老师提到过。但这确实是我这三年读博的最大收获,当论文完成,我显得浑身轻松。并非终于可以毕业拿到学位了,而是感觉积累这么多年的人生困惑也一一破解了,最终抵达了人生之“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应该是一种澄明之后的轻松豁达。

这里特别想表达对导师沈卫威老师、吴俊老师以及南京大学文学院诸位师长表示感谢,正是在这些学养深厚、视野开阔,令人尊敬的学人前辈指导和启发下,我真正开启了思考之旅。

当然这种轻松或者“澄明”应该是阶段性的,尤其是鉴于写作的功力,这部论著肯定有很多破绽或不足,这也是在搁置几年后又重新意识到的。本有意再大动干戈,重新归整一下,又想即便重新再规整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不足,干脆就让它以不足的形式面世吧,也是记录和见证我人生的成长、思想成长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或者标志。以此作为起点和激励,希望我在学术和思想的道上能有更多收获。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